那九個在哪裡呢?(二)
路17:11-19
三:顯明人是很容易忘恩的
聖經說「內中有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回來大聲歸榮耀與神,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他」。 有人戲稱這正符合什一的原則,我們經常看到教會參加禱告會的人數,是主日崇拜人數的什分之一;參加查經班的人也是什分之一。
在這裡,存感恩的心回來感謝耶穌的,也是什分之一。 這給你我有怎樣的省思呢? 是不是當我們有在十件事上蒙恩的時候,卻往往只記得為一件事有所感恩。 是我們健忘呢,還是認為理所當然。
懂得感恩是生命成熟的表現,只有成熟的生命,才會「凡事謝恩」 ──縱然在逆境中、困境中,仍然心懷感恩。
主耶穌問說「潔淨的不是十個人嗎,那九個在哪裡呢?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神嗎?」這也是什一原則,偏偏那回來感恩的,是猶太人所敵視的「外族人」。
假如我們把基督徒當作是神的選民,那麼「外族人會懂得回來感恩」,給你我身為神兒女的人,有怎樣的省思呢? 以下我所要講的,是長久以來心裡想要說的話,希望是良藥苦口。
在我們教會的兒童主日學裡面,最不守規矩的,經常不是慕道友的兒女,或是剛到教會不久的兒童,卻經常是我們自己「本族本家」的兒童。
以前我說過一個笑話──有一天一個會友問一位主日學老師一個問題:「為甚麼執事的小孩都那 麼皮?」,那一位老師的回答是:「因為都和牧師的小孩一起玩」。
我說這個,不是要責備,而是要提醒。 我們要看重對兒女的家庭教育,勝過兒女在教會的宗教教育。 因為家庭宗教教育是教會宗教教育的根本,假如我們期待我們的下一代能夠擁有敬虔的生命、殷勤事奉主,讓神和人都喜愛,我們就要從小教導他。
我也是兒童主日學的家長,從今天起,我想身為家長的,我們可以這樣立志──當我們把兒女送到教會之前,先做幾件事。 第一,請你為他按手禱告,為他祝福。 第二,說明你對他上主日學的期待──學像基督。
第三,親自帶他到主日學教室,把他交給老師;請別忘記要在兒女面前表達對老師的感謝,為兒女做榜樣。 這樣他才會從你的身上學會敬重與感恩的美德。
第二個,我也是放在我心裡很長久以來想要說的話。 我們教會實在需要大家一起來維護它的整潔,一個教會合不合一,信徒愛不愛教會,從教會的整潔就可以看得出來。
常聽一些人批評這裡臟那裡亂,卻從來沒有動手擦過一片玻璃,很難看得出來是出於愛教會的心。 有一些弟兄姊妹默默的在做打掃的工作,我在這裡不必說出他們的名字,因為我若說出來,他們就得到了地上的稱讚,天上的賞賜就沒有了,所以我希望為他們保留天上更美的賞賜,暫不公佈姓名(讓上帝以後在天上公佈)。
所以感謝總務部目前推動「家事認領」的活動,這是一個蒙恩的機會,也是感恩的機會。 我真希望看到家事認領,今天就全部結束,家事大家搶著做,恩典大家搶著得。
笑話:有位牧師履次邀請一位信徒參與事奉,這位信徒一律搖手以「不會」來佢絕牧師。 有一天牧師有很深的感動要再度邀請這位信徒事奉,他告訴這位信徒說「以前邀你事奉,你都搖手說不會,終於我發現有一樣事奉是你最合適的,你絕對可以勝任愉快──你願意為教會擦玻璃嗎?」。
耶穌說「潔淨的不是十個人嗎?那九個在哪裡呢?」
四:顯明得救比得醫治更重要
事實證明,存感恩的心是對的。 耶穌對那一位回來歸榮耀給神的人說「起來走吧!(因為那時候他仍俯伏在地,表示是出於真誠,而非表面功夫)你的信救了你」。
原來最後的祝福還在後頭──那得醫治卻沒有回來感恩的九個人,他 們僅僅得醫治而已(耶穌並沒有因此收回他的醫治,或許我們會打抱不平,真希望耶穌再把大痲瘋還給他們,就好像雅各布約翰要吩咐天上降下火來把撒瑪利亞人燒死一樣),而這一位回來歸榮耀給神的人,不僅得醫治,而且「得救恩」。
難怪希伯來書的作者感嘆道,在這個世界上充滿許多「蒙了光趙,嚐過天恩的滋味,又於聖靈有份,並嚐過神善道的滋味,覺悟來世權能的人」卻又離棄真道,把神的兒子重釘十字架,明明的羞辱他。
結語
當主說「那九個在哪裡呢?」你有甚麼感受呢? 當時那位回來歸榮耀給神的人,沒有趁機批評同伴,以自顯為義。
我想,這一位得一治者不但是一位有信心的人、心存感恩的人,也真是一位謙卑的人。
還記得路加十八:9-14記載的那位在聖殿裡禱告的法利賽人的禱告詞嗎?
──神啊! 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 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 相對的,聖經記載那個稅吏「遠遠的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
鼓勵弟兄姊妹聽了今天的信息,能夠效法這一位蒙恩的被醫治者,求神賜給我們信心、感恩的心和謙卑的態度,並以他復活的大能,改變我們的生命,讓我們做耶穌基督福音的見證人。
陳國強
溫哥華列治文平安福音堂長老
2015年1月11日「牧者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