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傳年會後感
主啊,建立我們的孩子,给他們堅强,知道自己的軟弱;给他們勇气去面對害怕與挑战。
他們因誠實而被攻擊時,讓他們感到平静,绝不屈服,教他們在得勝中能謙卑。
主啊,建立我們的孩子,使他們一切知識的基石是認識神,及深切了解自己。
引導他們非走在容易丶平坦丶舒服的道上,非躲藏在父母親情的溫室中;
乃是在壓力丶困難丶挑戰及與父母相隔千里時,學習在風暴中建立,
對神產生信心,對失喪靈魂熱心關懷,對失敗者表同情。
主啊,建立我們的孩子,有顆聖潔而又有崇高目標的心;
讓他們一生一世行在袮的真道上,心愛的,珍重吧!
上述是黃光賜牧師把兒女們留在差會學校,倆夫婦要到一千多哩以外的地方事奉;離開時所寫的一首詩也可以說一段禱文!
在這次差傳培靈聚會中,常聽到牧者一句話,事奉跟隨主是最蒙福的道路,而這條蒙褔的路是必需經歷放下、捨棄,用信心靠主一步一步走,往主所指示的地方去,當中經歷許多艱難、眼淚、爭扎甚至面對死亡;就好像保羅在林後11章所描述,蒙褔的路是要付代價去經歷,在屬世的層面是這樣,在屬靈的層面就更是!但有時候,世人的選擇寧願付代價走一條可以眼見和預知屬世的路!今天我們屬神的兒女們又如何選擇,以前看過一本屬靈書『主工人的性格』。書中提到屬主的工人要有受苦的心志,受苦與受苦的心志是不一樣,我想我們都明白,問題是基督徒是否有願意的心!
一個宣教見證與大家分享:一隊從美國教會差派出去的短宣隊到多巴哥島(Tobago)傳福音,他們的領隊是一位宣教士,目的是到島上的一個麻風病院舉行佈道會。
在佈道會的最後一個晚上,宣教士問台下的麻風病人,要不要點唱一首自己最喜歡的聖詩。 話還沒有說完,就有一個婦人站起來。
哇,宣教士被嚇倒了,那張臉是他一生中所看過最醜陋的臉。 這位婦人的臉上沒有了耳朵、也沒有鼻子,嘴唇也已經完全潰爛。
婦人卻表現得很開心,她用力的舉起她的右手,看一看,原來,她有四根手指都掉了,她說:“我們可以唱《數算主恩》(Count
Your Blessing)那首歌嗎?”
宣教士聽了,非常激動,這位婦人雖然被麻風病菌嚴重侵蝕,以致於掉了耳朵、鼻子、嘴唇和手指,她不去選一首自哎自憐的歌,她也沒有埋怨神、她更沒有悲觀失意,她竟然唱《數算主恩》!
台上台下就唱了:
有時遇見苦難如同大波浪,
有時憂愁喪膽幾乎要絕望, 若把主的恩典從頭數一數,
必能叫你驚訝立時樂歡呼。
主的恩典樣樣都要數, 主的恩典都要記清楚,
主的恩典樣樣都要數,
必能叫你驚訝立時樂歡呼。
唱完第一節,那位宣教士和短宣隊都大受感動,一直哭,他們再也沒有辦法唱下去了。然而,全體麻風病人用情感、從五臟六腑繼續唱下去,他們的感恩是有深度的,是從內心的深處唱出來的,他們的感恩,絕對不是膚淺的感恩。也許一顆願意為主的心,一顆受苦的心志是從心靈深處所發的感恩開始!
陳國強
溫哥華列治文平安福音堂長老
2016年5月8日「牧者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