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三樣不喜歡的事

 

我曾讀過一篇文章,作者提到他有三樣不喜歡自己的事,我也很有同感,其大意如下:

 

我不喜歡自己的膚淺、表面化、缺乏深度。這個世代是一個不愛思想的世代。我們只求即時滿足而不求忍耐,只求快速與效率而不求深度。有人現代人大部份的讀書能力都已改進,但知識的文化並沒有改進;其中一個原因是大部份的人都喜歡用他們的讀書能力來看一些輕鬆的雜誌,作樂閒談之用;而只有很小部份的人會用他們的讀書能力來看一些充實文化知識的書籍。

 

事實上,我們的整個社會都非常膚淺和表面化。這世代是一個講求效率,只要快、不要深,這就是廿一世紀「網上文化」的特色,所傳達的短訊,連句子也不會完整。今天我們只求暫時擁有,而不是天長地久。人與人的關係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很快便熟絡起來,或甚至結為夫婦,但這關係是膚淺,沒有深度的,也經不起考驗。

 

很不幸,有時教會的文化也是如此。有時我們只講究量的增長,而不理會質的提高;只講外面的宗教活動,而忽略心的更新。或許我們可以在教會身兼數職,忙忙碌碌於聖工之中,但撫心自問,裡面的屬靈生命是豐盛還是枯乾?經歷神嗎?恐怕都已是陳年往事了!

 

我不喜歡自己被人牽著鼻子走,英文 “reactive”正是這個意思。當在高速公路駕車,遇上一些魯莽司機橫衝直撞,或是無故在車後面響「銨」,無名火立即狂升三千丈,反應極之快速,口中就發出咒詛。我發覺自己的七情六慾,往往被外在環境支配著;一句不順耳的話,便引來莫名的憤怒;一件不如意的事,就如世界末日一般。我們的問題是:對人的聲音過分敏感,對神的聲音則反應遲鈍!當我們對人的聲音過分敏感時,即時的反應是「憤怒」和「驚慌」。但很多時候,這些「憤怒」和「驚慌」都是經過包裝的,或者在我們忙碌的生活裡,我們根本沒有察覺到這藏的「憤怒」,這包裝的「驚慌」。

 

其實,這是一個屬靈的問題。我們對神的信任與順服反應得太遲鈍。

 

我更不喜歡自己被分剖,成了半邊人。我發覺自己好像活在兩個極之不同的世界裡。當我在教會崇拜、禱告、團契時,我是處在一個「有神」的世界裡,也體驗到神的活現(the presence of God);但當我上班、乘車、打球、樂時,卻是活在另一個世界裡,根本不理會神的存在或不存在、活現或不活現。我有我做,在。於是我便是一個很不健康、分裂了的半邊人。信仰似乎只影響我的宗教生活,但對我的家庭、工作、生活、樂、政治傾向、投資等,似乎完全沒有關係。至於我和非基督徒的分別,除了一些宗教活動,就沒有其他的了。

 

其實,以上三個問題,歸根究底:問題及在乎我們對信仰的認識和投入,若我們以為「信耶穌」只是「生命的一部分」,是「將來上天堂的入場卷」,而不是完全的投身、獻身、委身,我們自然也成為一個不倫不類、膚淺和分割的信徒。正如有人:「若耶穌不是我們整個生命的主宰,就根本不是我們的主。」(If Jesus is not the Lord of all, He is not the Lord at all.)


洪劉美卿

溫哥華列治文平安福音堂女傳道

2016515日「牧者心聲」